如何幫助孩子表達情緒?

2024-03-12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別再告訴小孩:「你不要再哭了!」怎麼幫助孩子表達情緒?

            如果不想要孩子用哭來表達,那我們期待孩子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?長期以來,我們是否引導過孩子,並與孩子一起練習,而不是口頭說說?

           媽媽念著小艾:「你到底是在哭個什麼勁?怎麼動不動就在哭?這次又是誰欺負你了?有什麼事就直接開口說。只會在那邊哭哭啼啼,看著就讓人心很煩。去洗把臉,洗一洗心情會比較好。繼續這樣哭,我看你眼睛腫得到時候都睜不開了。」
     
 小艾愛哭,連哥哥都故意學她,在她面前哭了起來:「嗚嗚嗚……嗚嗚嗚……」哥哥越是這樣捉弄,小艾更是放聲大哭。媽媽很討厭聽到哭聲,聽著聽著心情就壞了起來。每回見小艾在哭,媽媽總是顯得很不耐煩。
     
  「你都已經大班了,又不是小baby,不會講話。難道你要這樣一路哭到進小學?到時候被同學笑,我看你怎麼辦。沒有人想跟你玩,你就只能一個人在學校孤孤單單。」

    媽媽想嚇嚇小艾,看看能不能讓她收斂一下愛哭的行為。沒想到不說還好,越說反而越糟糕。不是說不能哭,但哭總該有個原因。可是小艾不講,媽媽也不知道。幼兒園老師也不時反映:「目前班上有些小男生總是愛嘲笑小艾『愛哭鬼,沒人愛』。」不用想也知道,當小朋友越是這樣子捉弄,小艾就哭得越起勁。
         
  哭似乎成了小艾每天的基本功課。而且媽媽發現這孩子越哭,肺活量越大,聲音越來越宏亮,並且哭得越來越久,完全沒有停止下來的跡象。對於小艾的哭,媽媽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,也感到很納悶,心裡不時在想:「這個孩子是不是情緒哪邊有毛病?是不是有什麼情緒障礙呀?難不成要帶她去看醫生?如果愛哭到去看醫生,會不會被笑啊?」說真的,孩子沒去看醫生,自己這個做媽媽的都得去求助精神科醫師了。


「不要哭」──壓抑的安撫

      看到孩子哭,我們很容易直截了當地告訴孩子「不要哭,不要哭」。乍看之下在安撫孩子,事實上這麼做卻是在壓抑孩子。當我們這麼做,正是在告訴孩子,哭這件事是不被允許的、不應該的,所以你必須立即停止哭這個舉動。
 

      仔細想想,孩子哭泣是否正牽動著我們自己的負面情緒?例如煩躁、無奈、厭惡、不安、生氣、反感等。想要讓孩子不哭,不單純是為了孩子好,有時只是為自己著想。我們一直在明示、暗示孩子:「哭不是好事,不是大人喜歡的事,不是大人能夠接受的事,不是大人期待你表現的事。所以別哭,懂嗎?」

          然而,我們告訴孩子不要哭,卻少了引導他可以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。不能哭、不要哭,那麼孩子可以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?當孩子常常哭、愛哭或是哭了停不下來時,我們大人千萬不要在旁邊威脅、恐嚇,甚至數落他:「你再這麼哭,就沒人愛了。」「再這麼哭,人家會討厭你哦。」「再這麼哭,你就會越哭越醜了。」

    哭到底該如何停止?我們可以先回過頭來想想:過去孩子不哭了,是什麼原因讓他停下來的?

以哭做為一種套利手段
     你可以觀察孩子的哭是否收放自如、乾淨俐落。注意孩子在哭泣的背後,有他所要達到的目的。孩子面對不想做的事,就哭;想要的東西要不到,就哭。而當孩子逃避了不想做的事、達到所要的事,哭就停止了。哭已經成為孩子為了達成目的的手段。如果研判哭是手段,就得要削弱哭這個行為。當下最好不要有任何反應,靜靜地看著孩子,先不說話,仔細觀察孩子的哭會持續到什麼時候,以及如何收尾。

    清楚地讓孩子瞭解他哭泣背後的目的,也讓孩子瞭解,以哭做為手段是無法達到預期的作用,除非他以適當的方式來表達。孩子哭泣是否需要安慰、安撫,關鍵在於哭的原因。若是情感上的哭,是需要我們安慰、安撫、轉移或擁抱的。

   我喜歡這樣問自己:「眼前孩子的行為,到底要告訴我什麼訊息?」以這種方式來思考,讓我增加想要瞭解孩子、認識孩子的動機,不會僅從表面的偏見就貿然處理。

  如果不想要孩子用哭來表達,那我們期待孩子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?長期以來,我們是否引導過孩子,並與孩子一起練習,而不是口頭說說?

假戲真做,無法收攤

      有些孩子哭到後來假戲真做,原本是做為手段的哭,結果哭了之後,最後收拾不回來,停不下來。這種情況下,我們依然會採取安撫、轉移的方式,但並不會對他所提出來的要求給予妥協。

   我們很容易選擇順著孩子,但風險是容易讓孩子對於我們予取予求,這時的哭就變成是情緒勒索。孩子透過哭來套利、來要求,讓我們妥協以達到他所要的目的。

   平時隨時留意所到之處,是否有哪些空間、角落,在哪個時間相對地人潮比較少,帶著哭泣的孩子到這些地方,減少別人關注的眼神,我們的壓力相對會減輕許多,在面對孩子哭的當下,我們也比較能夠從容應對。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出處:親子天下-親子教養 寶瓶文化出版《關鍵早療》